
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许多互联网企业在发展运营的过程中都会通过对自己的用户属性进行分析,然后推广适合用户使用的产品以及其他的增值服务。所以说,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研究用户是企业运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许会有朋友有疑惑,就是用户数量那么多,而且每个人都不一样,我们应该分析哪些属性呢?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对于用户来说,有哪些用户属性是通用的吧。
用户画像
用户画像,也称用户角色,是对产品用户的情况说明,是通过系统的用户研究产生的,其作用是让团队成员明晰产品的目标用户是谁,在哪里,有什么爱好等等,以指导具体的工作。关于用户画像更多的研究理论,大家可以参考相关书籍和文章,这里只简单列出用户画像需要包含的信息:
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生日、家乡、常住地等信息,最好能附上生活照片,因为从一个的生活照可以反映出这个人的性格、状态等很多信息;
工作情况:包括行业、岗位、收入、协作的人等信息;
消费习惯:包括手机,电脑、衣服、饰品等物品等;
生活习惯:包括日常作息、居住环境等;
人际关系:包括朋友的年龄、职业、爱好、结识方式、联系频率等;
兴趣爱好:有什么样的兴趣爱好。
除指导产品人员工作外,用户画像的另一个作用是可以帮助产品经理自己在内部更好地宣传产品,赢得共识,进而争取到资源,毕竟相比较模糊的陈述,用户画像更像一个活生生的人,更容易让人信服。
用户数据
相信大家对云计算、大数据等概念都不陌生,也听说过数据对于企业的价值。那具体到产品工作中,一个产品上线后,只要有用户使用,必然会产生很多用户数据,这些用户数据将为我们迭代产品提供非常重要的依据。例如,随着产品的发展,功能越来越多,而由于空间的限制,我们必须对其进行加减法,优化体验。这个时候用户数据就会发挥作用了。我们通过分析用户数据,发现用户最常用的几个功能,然后进行一定的用户验证,接下来就可以以此进行相应的优化工作,比如把用户不常用的功能做整合收起,同时提供统一使用入口,供有需求的用户使用。
这里必须要强调的是,用户数据绝对不能直接拿来决策,一定要经过用户验证,因为用户数据有时候也是会骗人的。例如两个功能,用户数据反映一个使用频率非常高,一个使用频率很低,并不完全代表使用频率低的功能,用户就不需要,也许是因为用体验不好,也许是很多用户根本找不到入口所导致的。
商业指标
前面我们提到,现在公司评估一个产品的价值,不会完全看产品当下的盈利能力,还会关注产品的用户规模、用户满意度等指标,这些指标就组成了公司大的商业指标。而我们在产品工作中,任何的改动,任何的迭代,都需要围绕这些商业目标来进行,当然也必须匹配用户的某个需求。例如,通过优化客服系统,可以使用户满意度从80%提升到95%,那这增长的15%,又会促发20%的老客户推荐新客户,进而增加公司收入,这是一个完美的用户、产品、公司三方共赢的局面,也是产品经理们所追求的。
因此,作为产品经理,一定要明确公司的商业指标是什么,以此来平衡用户需求。
最小化可行产品
最小化可行产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的概念最早由埃里克·莱斯提出,刊载于哈弗商业评论,大家可以阅读《精益创业》一书进行系统了解,这里重点阐述它在产品平衡重的价值。简单来讲,最小化可行产品就是小步快跑的快速迭代开发,通过最短的时间,最小的代价来验证产品能否受用户欢迎,能否成功。在最小化可行产品的模式下,我们可以实现三个目标:1.产品目标可预期;2.阶段成果可验证;3.资源可灵活调配。这些在我们平衡用户、商业目标、技术资源等方面时,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达内时代科技集团致力于培养面向电信和金融领域Java、C++、C#/.Net、3G/Android、3G/IOS、PHP、嵌入式、软件测试、UID、网络营销、网络工程、会计、UED、web、Unity3D、大数据、童程童美等17大方向中高端软件人才课程与少儿教育课程。选择山西互联网培训,不再孤军奋战,轻轻松松做IT高薪白领。太原达内培训带领有明确目标的学子迈向成功之路!想找工作的求职者可以加QQ:3373924515(太原达内就业服务部)咨询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