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熟练掌握内容分析方法能够让ui设计师在日常工作中针对不同产品可以进行多方面的分析,而本文我们就通过案例分析来简单了解一下,ui设计师需要掌握哪些内容分析方法。
1、对分析的目标和范围做出准确定义
分析目标:收集、归纳用户体验问题及用户看法
分析范围:
·主题领域——以某产品,或某流程的用户反馈为范围
·时间段——如,改版后一周内、新上线一周后……等。值得注意的是,在产品大事件(如发布、改版)时间段,收集到的问题会较多,用户反馈两极化明显。在系统大事件(down机等)时间段,反馈的问题会较集中,用户反馈多为抱怨。
2、决定抽样样本
包括决定以下三方面
1)内容源:选择从什么地方(帮派?问卷?…等)抽样
2)时间:选择在分析时间段的哪几天(全段?隔天?隔周?)抽样
3)内容:对内容进行随机或等距抽样
这意味着研究员要对产品周期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在本例中,我们的抽样样本是,旺铺升级后一周内(7天)用户通过旺铺装修页面“提意见”入口提交的所有数据。
3、确定分析单位
分析单位是内容分析中的小元素,要对此给出明确清晰的操作性定义。值得注意的是,并非以一次提交的数据为单位,因为一名用户一次性可能提交若干条意见,需要把意见拆开,每条为一个分析单位。
4、建立分类
分类是内容分析的关键步骤,决定了后续的定量分析的有效性。类别是内容分析的基本单位,每个分析单位都能且只能归入某类别中。在学术研究中,往往依据研究理论或参考过往研究结果来分类。在企业用研中,则要对产品有充分了解,并与产品经理合作制定分类框架。因为这便于分配问题解决负责人。
5、制作编码表试验性编码
制作编码表是在大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细化,以更好地聚焦问题。在这一步,要尽可能细致全面,才能保证有效的数据分析。对每个编码的含义要有所说明,尤其在编码者不止一人的情况下。
6、收集数据实施编码
收集数据就是按照之前所定义好的范围与抽样标准提取数据。通常将数据导入到EXCEL中进行处理。编码过程可借助EXCEL的文本筛选功能。
7、分析报告结果
分析包括两部分。定量部分使用描述性统计,计算各分类中条目、各个码类的频数、百分比。如果还能结合到其他变量,如用户的星级等,可进行更复杂的交叉分析、卡方检验、t检验、方差分析等。定性部分,是对某子编码下的所有条目进行梳理,总结出问题点。
【免责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部分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管理员联系,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以保证您的权益!更多内容请加danei456学习了解。欢迎关注“达内在线”参与分销,赚更多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