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规范性是每一位软件编程开发程序员在开发软件的时候都需要遵循的一个编程要求,而本文我们就通过案例分析来简单了解一下,常见的编程开发规范都有哪些类型。
命名规范
一个好的命名应该要满足以下两个约束:
准确描述所做得事情
格式符合通用的惯例
如果你觉得一个类或方法难以命名的时候,可能是其承载的功能太多了,需要进一步拆分。
约定俗称的惯例
类命名
类名使用大驼峰命名形式,类命通常使用名词或名词短语。接口名除了用名词和名词短语以外,还可以使用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如Cloneable,Callable等,表示实现该接口的类有某种功能或能力。
方法命名
方法命名采用小驼峰的形式,字小写,往后的每个单词字母都要大写。和类名不同的是,方法命名一般为动词或动词短语,与参数或参数名共同组成动宾短语,即动词+名词。一个好的函数名一般能通过名字直接获知该函数实现什么样的功能。
重构技巧
提炼方法
多个方法代码重复、方法中代码过长或者方法中的语句不在一个抽象层级。
方法是代码复用的小粒度,方法过长不利于复用,可读性低,提炼方法往往是重构工作的一步。
意图导向编程:把处理某件事的流程和具体做事的实现方式分开。
把一个问题分解为一系列功能性步骤,并假定这些功能步骤已经实现
我们只需把把各个函数组织在一起即可解决这一问题
在组织好整个功能后,我们在分别实现各个方法函数
当出现大量类型检查和判断时,ifelse(或switch)语句的体积会比较臃肿,这无疑降低了代码的可读性。另外,ifelse(或switch)本身就是一个“变化点”,当需要扩展新的类型时,我们不得不追加ifelse(或switch)语句块,以及相应的逻辑,这无疑降低了程序的可扩展性,也违反了面向对象的开闭原则。
基于这种场景,我们可以考虑使用“多态”来代替冗长的条件判断,将ifelse(或switch)中的“变化点”封装到子类中。这样,就不需要使用ifelse(或switch)语句了,取而代之的是子类多态的实例,从而使得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扩展性。很多设计模式使用都是这种套路,比如策略模式、状态模式。
【免责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部分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管理员联系,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以保证您的权益!更多内容请加danei456学习了解。欢迎关注“达内在线”参与分销,赚更多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