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做好时间管理,不但能够让我们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还能够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来提高自己的能力,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时间管理中的碎片化时间如何利用。
时间管理中大家都“奢望”规划出可以利用的大块时间,仿佛有了大块时间改变世界也不成问题。世界实际上是在微小的连续变化中改变的,经过压缩的地质时间看起来可能波澜壮阔,但是放慢到人类时间,恐怕没有哪个地质年代会让你脱离无聊至极的感受。极有可能的是,我们这代人已经是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快速变化了。
跳跃性变化是高光时刻,没有谁真心盼望自己一辈子不迎来人生的高光。但是,跳跃能力是通过连续性的锻炼获得的,没有连续性做基础,很可能迎来的不是跳跃,是跳坑。
遗憾的是,人生中系统的连续性时间是学生时代,大多数人,包括笔者自己都是在愉快地挥霍了这个宝贵的学习阶段之后才知道前辈们说的很对。所以,对大多数人来讲,我们都是努力在通过参加工作后的非连续性学习为自己学生时代的愚蠢做补救。
参加工作后时间常常是难以管理的,直到退休为止,大家都是在努力把碎了一地的时间串接起来,但是困难重重。
很多人的工作是非连续的,持续做一个主题直到退休的情况并不多见,为什么我们认为运动员、科学家是非常专业的,因为他们的工作连续性更高,当然,让他们在有效的职业生涯期间切换工作,不仅对个人,对社会而言都是重大损失。所以,他们往往能取的很高的专业成就。但是对多数人都是在不那么精深上一个工作的时候已经切换到下一个工作了。如果工作时间达不到一定程度,专业性也就达不到,个人投入的时间终是浪费的,没取得成果,也没机会检验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我们常说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但往往又不去真的保证让做事的人真正专业起来,对于时间管理而言,这是成本大的不可控因素。
人自身的特点也决定了连续性时间利用的困难。不要以为有了大块时间就有了一切,人对事物的持续关注能力非常有限,所以每节课一般都设置为45分钟,超过这个时间注意力集中并不容易,时间利用效率反而下降。这也就决定了保持效率的方式不一定是持续利用大块时间,而是适当安排切换。当然,对于能保持注意力集中的人来讲,不必考虑这种方式,因为任务切换对大脑而言是有转换成本的,能维持住注意力就不必切换。除了单次的注意力集中问题外,还有长时间跨度的集中问题,比如把一件事坚持数年,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强调兴趣的重要性。不少人反而是因为一段时间的集中学习后放弃了目标,多半是因为并没有找到自己的兴趣点,热度消退太快。笔者初接触业务架构是2012年,能把对这项小众技术的热情维持到现在,投入大量精力去钻研,除了兴趣,也很难有更好的解释。
碎片化时间是很不好利用的,并不是时时刻刻把零散时间都用来看书就一定会精进到某种程度,如同跳跃性和连续性的关系,只有当你在某一领域有足够积累时,零散时间的专业学习才真有可能也带来精进的效果,因为足够的积累才能保证你在很短的时间快速捕获知识核心,否则,热身还没完成,时间已经过了。笔者并不建议用碎片化时间学习新领域,学习结果更多是一知半解。
参加工作之后坚持学习并不容易,来自组织和个人的不利因素都有,因此,需要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懵懂期(时间长短因人而异,有些人很幸运,参加工作就直接进入了自己的兴趣方向)后,找到、创造自己的兴趣和价值,从而把时间有效地利用起来。高效的时间管理并不是单纯地干了更多的事,而是有办法持续专业地做事,从而使时间利用效率越来越高,进而完成了更多成果。企业也要注意考虑员工的时间成本,如果随意浪费员工的时间,那就远远谈不上为员工赋能了。
【免责声明】:本内容转载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意见,本平台对文中陈述、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与完整性提供形式地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更多内容请在707945861群中学习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