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不同的领域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使用和布局,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在2019年人工智能技术都有哪些产业应用的实践。
技术产品展望
边缘智能成为人工智能应用布局的创新方向。“边缘智能”专指靠近智能终端以及数据源头的网络边缘侧,融合了网络、计算、存储、应用的开放计算平台。随着人工智能应用的不断扩展,定位于数据中心等云端的人工智能应用普遍存在着功耗高、实时性低、带宽不足、数据传输安全性较低等问题,人工智能将逐渐从云端向边缘侧的嵌入端迁移。边缘智能对算法的要求相对成熟,边缘智能的人工智能计算将成为重点产业创新重点领域。例如,在对实时性有严格要求的工业环境下,边缘智能将成为工业物联网得以实施的重要条件,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硬件厂商开始提供边缘服务器、智能网关等边缘处理的强化产品。
根据HIS数据测算,边缘侧人工智能市场需求在2018年开始爆发,将从2017年的4亿美元增长至2018年的19亿,预计2019年的增长率将超过400%,其中智能手机、智能家居、智能网联汽车、工业互联网等市场规模大。预计到2019年,更多人工智能应用和产品将部署于网络“边缘侧”,实现更低延迟性、更低能耗、更小体积和更低成本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路径。
产业应用展望
人工智能产业链条逐步形成。截至2018年初,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相关企业达2000家,正逐步在底层基础支撑、核心技术创新、上层行业应用之间建立初步产业链条。在基础领域,涌现出寒武纪科技、地平线机器人、深鉴科技、耐能、西井科技等一批创新技术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格林深瞳、旷视科技等深耕计算机视觉,百度、搜狗、科大讯飞等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技术较为,腾讯、阿里巴巴、华为等在机器学习和云计算等领域具有行业优势。在行业应用方面,我国在智能机器人、智能金融、智能医疗、智能安防、自动驾驶、智能教育、智能家居等重点领域涌现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相关企业。预计到2019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链条关联性、协同性将显著增强,人工智能产业协同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塑造智能经济雏形。智能经济是以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支撑,以智能产业化和产业智能化为核心,以经济和产业各领域为应用对象的新型经济发展形态。普华永道预测,到2030年人工智能将为全球GDP带来14%的增长空间,即15.7万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其中中国的GDP增长规模为26%,北美的GDP增长规模为14%,为全球受到人工智能带动效应大的地区。截至2018年初,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18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2200亿元。预计到2019年,人工智能将通过与云计算、医疗、物流仓储、政务国防、隐私数据保护、卫星数据处理、网络安全、体力蓝领、农业、自动驾驶、金融服务、企业管理、材料科学等各种行业领域的深度融合,加速塑造新的社会经济形态,人工智能在保障改善民生、社会治理等方面将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医院等创新智能服务体系建设将更为完善,场景化、融合化将成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新特点。
节选:电子信息产业网
【免责声明】:本内容转载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意见,本平台对文中陈述、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与完整性提供形式地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