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一般来说,求职者在找工作或者是跳槽的时候,除了关注福利待遇以外,其实对于职业发展道路的规划也是很看重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如何才能正确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
你的职业发展取决于你自身的能力以及你如何运用这些能力,而非任何外部衡量指标。
我们很容易将“职业发展”理解为你的职位、职级、收入水平、声望等等。我常听到有人讲:“我很想在职业上取得进步,应该怎样做才能得到晋升呢?”。这个问题本身无关对错,但职业发展是否等同于晋升却有待商榷。
我个人对这种逻辑表示质疑,这听上去有些像通过是否得到婚礼邀请来判断友谊的真实性。当然,通常关系不错的好友才会被邀请参加婚礼,但我们在谈论友谊的建设时绝不会以最终能否参加彼此的婚礼为衡量指标;即便你完全没有考虑过婚礼邀请一类的问题,只要与朋友真心相待,最后收到邀请只是水到渠成的事。
类似的道理也适用于职业发展。如果你专注于个人能力与影响力(无论在团队内还是业界内)的提升,那么晋升、加薪、表彰等等通常会自然而然的发生。
反之则未必。做个较为极端的假设,例如你有一个糟糕的老板,他告诉你要想得到晋升就必须学会把嘴闭上,每天帮他买咖啡,把他给到你的各种杂事通通完成。对于这些要求,你做的还不错,最终得到晋升;但从长远来看,益处在哪里?你的关键能力有得到提升吗?这能否帮你在下一份工作机会到来之前将自己变得更优秀?未必。更糟的是,在这个高速发展、优胜略汰的互联网行业当中,能够为你提供如此“晋升机遇”的公司本身可能都会面临生存危机;一旦情况迫使你两手空空的离开,你可能难以再轻松获得一份相同职级的工作。
所以,与其寻求“怎样获得晋升”,不如思考“怎样做才能更好的帮助到客户”,或是“我应该在哪些方面取得进步,才能提升自己的影响力”,等等。
无论公司境况如何,无论你的各种外部衡量指标如何 - 职位、薪资、荣誉、奖励 - 你的能力才是你真正的资产,没人能夺走;无论你去到哪里,你的能力与经验都会不离左右。因此,你不必过于担心自己的职业路线是否在一路向上爬,因为学习机遇与提升空间更加重要;在一家高速发展的公司担任某个小职位长达十年之久是否意味着职业发展的失败?问问Sheryl Sandberg(Facebook COO)便知道。
职业之路很漫长,要在最为关键的地方为自己投资。
将你的管理者视为教练。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无论对于职场里的上级,还是学生时代的老师、教授,我总会不由自主地将他们看作真理一般的存在 - 他们会记录我的表现,判断我的是非,决定我的成绩,等等。
因此,我那时与他们打交道的方式简单概括起来就是“别像傻瓜一样”。具体来讲,我会在他们面前努力表现良好,即便状态不好也要装出一副自信满满、乐观积极的样子。如果他们问我是否需要帮助,我也会答复“一切正常,尽在掌握”。一旦他们必须亲自参与到那些本该由我负责处理的事务当中,我就会觉得自己失败的一塌糊涂,并认为这种状况基本代表着他们已经做出了“该员工能力不足”的判断。
直到我自己做了几年的管理者之后,这种观念才开始发生变化。
要知道,管理者的职责是带领你和团队更好地完成工作目标。从这个角度讲,他在职业发展方面对你进行帮助也是完全符合逻辑的 - 你干得越棒,他的职责完成得就越好。因此,要试着将管理者看作乐于投入精力将你培养成优秀人才的“自己人”。
你能想象一名运动员在他的教练面前隐藏自己的缺点吗?当你的私人教练试图辅导你健身时,你会告诉他“一切正常,尽在掌握”吗?当然不会。
正是因为当年没有将管理者视为教练,我才错过了很多接受训练和快速提升的机会。不可否认,在很多时候,他们仍然会扮演高级的角色,譬如在你不称职的时候解雇你;但相信我,除非你确实缺乏资质或过于懒惰,否则你的管理者只会和你一样希望对你的职业发展进行推动。
此外,你不只是在遇到困境时才需要教练,任何在奥运会里夺金的运动员同样时刻需要教练,他们中的大多数都会将优秀的教练员看作自我提升的关键要素。
对于你自己的志向、动机、发展需求,你越坦诚地与管理者进行沟通,便越能更好地前行。
译者:C7210
来源:Be For Web
【免责声明】:本内容转载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意见,本平台对文中陈述、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与完整性提供形式地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