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按钮设计是许多web前端编程开发程序员在做产品设计的时候都会用到的一个设计功能,而本文我们就通过案例分析来简单了解一下,确定按钮逐渐消失的原因是什么。
能自动「确定」就不需要按钮
有一句话说:
好的交互就是没有交互
同样,好的「确定」按钮,其实是没有按钮。
例如,手机锁屏时,输入密码后不需要确定按钮就可以直接验证进入。
能这么做是因为手机锁屏密码固定六位数,而电脑的锁屏密码通常不确定,所以还是需要一个「确定」按钮。
这说明,如果能够预料到用户的操作数量,且操作很简单的话,是完全可以考虑去掉「确定」按钮的。
不是什么时候都适合写「确定」
通常「确定」字面上可以表示:“我知道了/就这样”。
如果是提示或者是简单的操作,则比较适合使用「确定」文案。
把确定了什么写出来
如果是发送、登录、购买、支付……这类目的性很强的操作,与其写「确定」还不如直接把操作目的写出来。
不然,如果只写「确定」,让人容易犯迷糊。
进行了输入/修改,得用「保存」
输入操作后,用户怕丢失信息没有保存,回头得重新写。
如果只是简单的表单,例如设置用户名什么的,重来一次倒也无所谓。但如果是填写项达到三、四条甚至更多,看不到「保存」两个字难免担心数据丢失。
如果按钮上写清楚「保存」两个字,也让人安心一些。如果是自动保存,也需要把相应反馈展示出来。
只是结束流程而非操作,可以用「完成」
其实「完成」按钮大多可以用「确定」替代。
但是「完成」的特别之处,是表达了“结束流程”的概念。
所以,如果想让用户感觉按下按钮之后不会进行任何其它操作,而仅仅只是结束流程而已,则很时候使用「完成」。
工具类产品,可以用「XX并XX」
很多工具类产品,为了操作效率会把两个操作并列起来。
例如我现在打在所用的公众号编辑器,就有一个「保存并群发」的按钮:
这样做挺好的,工具类产品效率重要美观是其次。两个经常要连贯执行的操作,合为一个按钮能够减少没必要的点击。
而一旦把操作合并了,肯定要写清楚比较好。否则如果没说明白,既让人难以理解,而且点起来又不放心,导致学习成本大大增加。
有一个问题是,如果文字太长了,可以考虑简化按钮文案并在旁边加点提示。
【免责声明】:本内容转载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意见,本平台对文中陈述、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与完整性提供形式地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更多内容请加抖音太原达内IT培训学习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