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我们在前几期的文章中给大家简单介绍了程序员在使用集群架构的时候都有哪些优点等内容,而本文我们就再来了解一下,集群架构的常见分类都有哪些。
1、集群的常见分类
计算机集群架构按功能和结构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负载均衡集群,简称LBC或者LB
高可用性集群,简称HAC
高性能计算集群,简称HPC
网格计算集群
提示:
负载均衡集群和高可用性集群是互联网行业常用的集群架构模式,也是我们要学习的重点。
2、集群的常见分类
(1)负载均衡集群
-负载均衡集群为企业提供了更为实用,性价比更高的系统架构解决方案。负载均衡集群可以把很多客户集中的访问请求负载压力尽可能平均地分摊在计算机集群中处理。客户访问请求负载通常包括应用程序处理负载和网络流量负载。这样的系统非常适合使用同一组应用程序为大量用户提供服务的模式,每个节点都可以承担一定的访问请求负载压力,并且可以实现访问请求在各节点之间动态分配,以实现负载均衡。
负载均衡集群运行时,一般是通过一个或多个前端负载均衡器将客户访问请求分发到后端的一组服务器上,从而达到整个系统的高性能和高可用性。一般高可用性集群和负载均衡集群会使用类似的技术,或同时具有高可用性与负载均衡的特点。
负载均衡集群的作用为:
分摊用户访问请求及数据流量(负载均衡)
保持业务连续性,即7*24小时服务(高可用性)。
应用于Web及数据库等服务器的业务
(2)高可用性集群
一般是指在集群中任意一个节点失效的情况下,该节点上的所有任务会自动转移到其他正常的节点上。此过程并不影响整个集群的运行。
当集群中的一个节点系统发生故障时,运行者的集群服务会迅速作出反应,将该系统的服务分配到集群中其他正在工作的系统上运行。考虑到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容错性,高可用性集群的主要目的是使集群的整体服务尽可能可用。如果高可用性集群中的主节点发生了故障,那么这段时间内将由备份节点代替它。备节点通常是主节点的镜像。当它代替主节点时,它可以完全接管主节点(包括IP地址及其他资源)提供服务,因此,使集群系统环境对于用户来说是一致的,即不会影响用户的访问。
高可用性集群使服务器系统的运行速度和响应速度会尽可能的快。他们经常利用在多台机器上运行的冗余节点和服务器来相互跟踪。如果某个节点失败,它的替补者将在几秒钟或更短时间内接管它的职责。因此,对于用户而言,集群里的任意一台机器宕机,业务都不会受影响(理论情况下)。
高可用性集群的作用为:
当一台机器宕机时,另外一台机器接管宕机的机器的IP资源和服务资源,提供服务。
常用于不易实现负载均衡的应用,比如负载均衡器,主数据库,主存储对之间。
(3)高性能计算集群
高性能计算集群也称并行计算。通常,高性能计算集群涉及为集群开发的并行应用程序,以解决复杂的科学问题(天气预报,石油勘探,核反应模拟等)。高性能计算集群对外就好像一个超级计算机,这种超级计算机内部由数十至上万个独立服务器组成,并且在公共消息传递层上进行通信以并行运行应用程序。在生产环境中实际就是把任务切成蛋糕,然后下发到集群节点计算,计算后返回结果,然后继续领新任务计算,如此往复。
(4)网格计算集群
由于很少用到,在此略过
特别提示:
在互联网的网站中,比较常用的就是负载均衡集群和高可用性集群
【免责声明】:本内容转载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意见,本平台对文中陈述、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与完整性提供形式地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更多内容请加danei456学习了解。欢迎关注“达内在线”参与分销,赚更多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