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都在学习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而本文我们就通过案例分析来简单了解一下,大数据对个人信息安全的影响作用。
1.建立健全我国保护个人信息隐私的法律法规,细化相关规则
但信息泄露对信息主体的伤害已经形成,这种事后的救济效果相当有限。因此,可借鉴国外经验,尽快出台我国的信息安全保护法律,从国家立法层面指导个人信息安全保护行为,对个人信息从事前、事中和事后全方位构建起全面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隐私权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同时研究借鉴国外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经验和做法,细化我国关于保护个人信息隐私的相关规则和条款。
2.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宣传培训
监管机构连同相关机构持续开展宣传培训。强化民众个人信息保护意识,提高防护能力,推动形成良好的个人信息保护习惯,提升针对信息诈骗及套取个人信息行为的辨别能力,有效保护个人信息及财产安全。
3.强化全生命周期监管
一是推动建立统一的监管体系与监管机制,制定相关监管标准与流程,开展针对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全生命周期监管,线上线下共治,强化违规处罚力度与自律激励机制,推动行业自律,引导全系统形成自我监督,自我完善的自律机制,二是针对监管机构技术人才经验缺乏,财力投入有限的问题,鼓励通过三方监管机构,提高监管效率和监管成效。
4.推动产业技术升级
产业层面,国家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大力研发关键技术,掌握核心科技,提升IT系统国产化率,摆脱长期以来国外产品与技术的现状,打牢信息安全保护基层。技术层面,加大对个人数据保护技术研发,有效提高个人信息保护的技术水平,加强身份认证技术的研究,有效提升个人信息安全的防盗用能力。
【免责声明】:本内容转载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意见,本平台对文中陈述、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与完整性提供形式地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更多内容请加danei456学习了解。欢迎关注“达内在线”参与分销,赚更多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