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分页与无限滚动都是ui设计师在设计网页或者软件的时候会用到的一个信息滚动功能,而本文我们就通过案例分析来简单了解一下,分页与无限滚动的区别都有哪些。
无限滚动加载,通常以Feed流的形式出现在资讯或社交产品的内容模块中。包括图片社区的瀑布流也是类似的一种实现方式。
特点:短时间内让用户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所以在移动端的知乎,豆瓣等内容社区中,内容都是以无限加载的方式呈现的。短视频类产品也是其中一种。
好处是,用户浏览页面内容更快,且在移动端不需要频繁点击,只需要通过手势下滑就可以刷新出更多内容。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与移动设备的普及,早期的网页端社区类产品也开始尝试转战移动端,但因为受限于功能形式和用户习惯的使用差异,以至于需要在两端之间做好平衡,去考虑用户操作习惯以及两端适配的问题。
其中的就是翻页问题,毕竟新闻/内容等社区类产品的核心,就是聚集用户针对某个话题进行讨论、争辩、引领等。
通常情况,这些社区论坛类产品一般会以某个主题为发帖的内容核心,围绕这个话题进行讨论,讨论的内容就是以评论的形式呈现出来。它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让用户在翻看这些讨论内容时,能快速地浏览与发现信息,甚至会代入「楼中楼」的形式来合并同一个评论下的子评论。
注:楼中楼的意思是,比如你回复3楼,那么3楼里面就有你的回复了,其他回复3楼的内容都会在里面。而不会一直平铺下去。
这种形式的设计目的,就是为了让翻页变得省力,不需要来回跳转去查看评论信息。
上面结合起来看。
无论是无限加载还是评论区的形式优化,都是为了帮助用户在浏览这种信息价值不高的场景下忽略分页,而省时省力,现在又回来重新加个分页序号,是否本末倒置?
当然,如果强行解释为,在某主题内容下,讨论的内容很多,加上分页可以帮助用户回溯信息,那勉强也可行。
但是用户心理对于无限加载的内容本质上就是手滑获取信息,如果加上分页,是否在强加给用户一种理解,即结合的使用形式更为方便?但分页在移动设备上的操作本就属于高成本操作,在评论区这类低价值信息区域设置这样的形式,还是需要再斟酌。
【免责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部分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管理员联系,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以保证您的权益!更多内容请加danei456学习了解。欢迎关注“达内在线”参与分销,赚更多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