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平面设计是大多数人在学习ui设计技术的时候都会接触和学习的一项设计知识,而本文我们就简单来了解一下,平面设计认知基础知识分享。
《格式塔与视知觉》这个章节,其实同哲学的唯物辩证法可以作很多关联结合。平衡、系统性、格式塔是否跟两大基础与三大特征的内容(普遍联系、永恒发展,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或多或少产生联结,后续值得探讨。这是格式塔与视知觉的后一个章节。下节将讨论艺术与设计中的重要核心《构图与造型的原理》,主要是讲解空间结构秩序、造型的形态意义与心理情感特征等方面的内容。
本人梳理编写的文章,力求体现两个特点:
1.底层原理
2.系统性。
底层原理,不同于表层原理与技法思维只讲解:怎么样做?得到什么效果,或者是要什么效果,怎么来实现?当时感觉懂了,一到动手,换成不同的题材就无法转变思维,做不出来。底层原理注重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要了解为什么这个“样式”产生如此的效果,是什么原理(力学、心理学、经验影响?)。
系统性,不同于网络上碎片化的知识,不片面、单一角度解释设计:此效果怎么解读,彼方法怎么实现,这样过于松散且不便于检索及形成体系。系统性注重的是:以一种较为清晰的逻辑思路来了解整体的知识结构,如同打仗时作战室里的整个大作战图一样,注重整体,观察部分,综合考量。便于关联、记忆、优化等。也就是上面文中所提到的“结构化”原理的优势。
因为自己时常于国内外网路查阅资料,发现文章大多都还不够系统。所以尝试以较为“系统性”的方式来解读设计,因此建议观看的朋友们一定不要漏掉任何一遍文章。如果你将某篇文章遗漏掉了,就可能会发现很多文章的关节点、术语读不明白,当然还可能与整个系统架构完善度有关,其中很多“知识点”会关联、交叉解读,包括评论里也会有一部分的讲解。由此,希望各位能够反复通读,以及多在实践中反复检验,查找问题与构建自身的体系。
理论不同于软件和技法,短时间的学习就能看到进步,不能现学现卖。它是一种所谓的“种树”过程,靠的是日积月累,是一种学习、消化、迭代的过程,一种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我们小学到大学的所学习的教材也是系统性理论的体现。走上社会后的各位朋友,感觉到以前系统知识积累的重要性了吗。书到用时方恨少。
【免责声明】:本内容转载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意见,本平台对文中陈述、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与完整性提供形式地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更多内容请加danei0707学习了解。欢迎关注“达内在线”参与分销,赚更多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