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我们在前几期的文章中给大家简单介绍了程序员在开发软件的时候会用到的一些架构组件等内容,而本文我们就继续来学习一下,软件开发架构原则包含哪些类型。
1、解耦
在软件工程中,耦合指的就是对象之间的依赖性。对象之间的耦合度越高,维护成本越高。因此对象的设计应使类和构件之间的耦合小。软件设计中通常用耦合度和内聚度作为衡量模块独立程度的标准。划分模块的一个准则就是高内聚低耦合。
耦合性存在于各个领域,而非软件设计中独有的,理论上说绝对的零耦合是做不到的,但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将耦合降至低,降低耦合度即可理解为解耦,在设计上解耦的核心思想是【彼此独立,互不依赖】。
2、分层
分层结构是为流行、应用广泛的应用软件的设计方式。在应用了分层结构的系统中,各个子系统按照层次的形式组织起来,上层使用下层的各种服务,而下层对上层一无所知。每一层都对自己的上层隐藏其下层的细节。
三层架构:
在软件架构中,三层架构自顶向下由用户界面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组成。在提出该分层架构的时代,多数系统往往较为简单,本质上都是一个单体架构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这种分层架构有效地隔离了业务逻辑与数据访问逻辑,使得这两个不同关注点能够相对自由和独立地演化。的三层架构如下所示:
分层的设计原则是:保证同一层的组件处于同一个抽象层次。即所谓的“单一抽象层次原则”。这一原则可以运用到分层架构中。比如下图所示:
3、封装
假设我们有一个程序,它在逻辑上有一些不同的对象,并且这些对象彼此之间会相互交流。
在一个类中,当每个对象的状态保持相对孤立,就实现了封装。其余的对象并不能观察到这个对象的状态。他们能做到的只有调用一些被称作“方法”的通用功能。
因此,对象使用方法掌控着自己的状态,除非明确允许,没有其他人可以接触到它。如果你想和某个对象交流,你需要使用提供的方法。但在默认情况下,你无法改变对象的状态。
【免责声明】:本内容转载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意见,本平台对文中陈述、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与完整性提供形式地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更多内容请加danei0707学习了解。欢迎关注“达内在线”参与分销,赚更多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