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用户运营是amo全媒体营销中需要核心掌握的一个营销技术,下面我们就通过案例分析来简单了解一下,做好用户运营都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为了做好这部分的用户运营,你需要明确的是:用户从活跃到转化一定是动态演进的。而且,用户状态的升级/倒退一定有蛛丝马迹(用户行为轨迹)可以追寻。
所以,我们不能仅仅关注用户当前的状态属性,更需要关注用户为什么会从某种状态A升级到状态C,需要给予用户哪些“台阶”供他踩,以及接下来用户在平台的行为会发生哪种变化趋势。
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我们通常是界定了某一类用户群的状态,去寻找处于这类状态当中的用户,然后有的放矢地运营。即分层模型是固定的,用户是流动的。
我们可以从用户画像、用户行为、用户生命周期等几个方向来进行用户分层。
1.用户画像告诉,你的用户是谁?
用户画像:指用户的基础客观属性,比如性别、年龄、地域、职业等。画像建立的核心是为用户群体打“标签”,一个标签通常是人为规定的高度精炼的特征标识。这一维度告诉了我们:他是谁。
2.用户行为告诉你,你的用户都喜欢干什么?
用户行为:指用户使用行为流程,如下载、注册登录、点击浏览、购买下单、评价分享等。这一维度告诉了我们他在做什么。
3.盯准你的用户生命周期5大阶段
在整个用户生命周期中,有5个阶段,对应的是用户在该产品中不同的参与互动的程度,分别是: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休眠期、流失期。
导入期:完成注册,还没有深入体验产品相关服务或功能的用户(可以设置具体的登录次数和访问时间门槛数值,去定义用户是否有深入体验产品相关服务或功能)。
成长期:已经较深入体验产品相关的服务或功能,并完成次关键行为的用户。
成熟期:已经发生多次付费行为的用户(每个用户产品价值的巅峰,能够贡献多的活跃时长和营收)。
休眠期:曾经是成熟用户,但一段时间未产生有价值的行为(需要定义具体的休眠信号,结合产品整体数据和用户过往的行为数据来定义,例如:订单、浏览、互动等)。
流失期:超过一段时间未登录和访问的用户(明确流失定义和关键行为,例如:超过30天没有登录app之类的)。
运营针对用户生命周期进行管理,归根结底就是为了让用户价值大化。处于不同生命周期内的用户,用户价值是不同的。
【免责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部分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管理员联系,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以保证您的权益!更多内容请加danei0707学习了解。欢迎关注“达内在线”参与分销,赚更多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