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企业能够掌握和使用的运营渠道也越来越多,全媒体运营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而被众多企业接受并应用实践,下面我们就通过案例分析来简单了解一下,全媒体运营流程包含哪些步骤。
1.引流
通过分析PV、UV、访问次数、平均访问深度、跳出率等数据来衡量流量质量优劣。
目的是保证流量的稳定性,并通过调整,尝试提高流量。进一步,按照流量结构还可分为渠道结构、业务结构、地区结构。
按设备可分为PC渠道和APP渠道,按照付费与否可分为免费流量和付费流量。有人会通过渠道流量占比来分析各渠道的质量。
2.转化
完成引流工作后,下一步需要考虑转化,这中间需要经历浏览页面—注册成为用户—登陆—添加购物车—下单—付款—完成交易。
每一个环节中都会有用户流失,提高各个环节的转化率是这一块工作的核心——转化率的提升,意味着更低的成本,更高的利润。
转化的分析:
观察各环节转化率,分析其合理性,针对转化率异常环节进行调整;
追踪转化率变化,用于异常定位和策略调整效果验证;
观察各渠道转化情况,定义渠道价值,并依此适当调整运营策略;
分析各环节转化周期,分析用户习惯,为制定运营策略提供依据。
3.留存
通过各个渠道或者活动把用户吸引过来,但是过一段时间就会有用户流失走掉,当然也会有一部分用户留下来,留下来这部分用户就叫做留存用户。
关于留存,这里要关注的就是日活和留存率。
关于留存,无非就是:
日活监控,观察用户活跃数据,分析日活健康度;
观察存留规律,定位存留阶段,辅助市场活动、市场策略定位等;
对比不同用户、产品功能的存留情况,分析产品价值、辅助产品调整。
4.复购
复购率可以分为“用户复购率”和“订单复购率”,此外,“用户回购率”意义与复购率相似,也在此范围内。
用户复购率=单位时间内:购买两次及以上的用户数/有购买行为的总用户数;
订单复购率=单位时间内:二次及以上购买的订单个数/总订单数;
用户回购率=单位时间内:有购买行为的老用户数/有购买行为的总用户数。
分析复购率的目的:
综合指标展示,分析用户黏性,辅助发现复购率问题,制定运营策略。
横向维度(商品、用户、渠道)对比分析,细化复购率,辅助问题定位。
5.流失
流失是无法避免的,但也有可以挽留的。流失可以分为:
刚性流失:可以进一步分为新用户水土不服型和老用户兴趣转移型,这部分流失用户是无法挽留的,缘尽于此,花再多的钱也没什么用。
体验流失:可能是应用体验、服务体验、交易体验、商品体验等等,总之就是在使用产品服务的过程中,感到了一丝不爽,正所谓一言不合就流失。
竞争流失:也就是用户已经转粉了。可能是竞争对手的体验更好,可能竞争对手推出了什么优惠的政策。我们也需要抓住行业的动态,针对竞争对手的抢粉行为做出相应的行动。
关于流失的定义,各公司定义不同,可能是7天内没有登陆行为,也可以是几个月之内没有交易行为:回流率=时间周期内流失的再回访的人数/时间周期内流失的人数。
【免责声明】:本内容转载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意见,本平台对文中陈述、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与完整性提供形式地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更多内容请加danei0707学习了解。欢迎关注“达内在线”参与分销,赚更多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