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面向对象编程开发是目前大多数软件开发程序员都需要学习和掌握的一个软件开发方式,下面我们就通过案例分析来了解一下,面向对象编程类与对象的关系分析。
类与对象
“类”和“对象”是面向对象编程中基本的概念,从语言的角度来讲,“类”是用户自定义的具有一定行为的数据类型,“对象”则是“类”这种数据类型的变量。通俗的讲,“类”是具有相同或相似行为的事物的抽象,“对象”是“类”的实例,是是一组具有相关性的代码和数据的组合体,是有一定责任的实体。
类本身还可以进一步抽象为类型,类型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它只用来描述接口,比如抽象类和接口就是一种类型。当一个类型的接口包含另外一个类型的接口时,我们就可以说它是此类型的子类型。类型是用来标识特定接口的,如果一个对象接受某个接口定义的所有行为,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该对象具有该类型。一个对象同时拥有多种类型。
对象之间的关系
对象之间有两种基本的关系:继承关系,组合关系。
继承关系
继承关系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类对接口的继承,被称为接口继承;另一种是类对类的继承,被称为实现继承。继承关系是一种“泛化/特化”关系,基类代表一般,而派生类代表特殊。
组合关系。
组合是由已有的对象组合而成新对象的行为,组合只是重复运用既有程序的功能,而非重用其形式。组合与继承的不同点在于它表示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比如电脑是由CPU、内存、显示器、硬盘等组成的,这些部件使得电脑有了计算、存储、显示图形的能力,但是不能说电脑是由CPU继承而来的。
【免责声明】:本内容转载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意见,本平台对文中陈述、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与完整性提供形式地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更多内容请加danei0707学习了解。欢迎关注“达内在线”参与分销,赚更多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