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我们在前几期的文章中给大家简单介绍了微应用编程开发的用法与发展趋势等内容,而本文我们就继续来学习一下,微应用程序基础结构包含哪些内容。
微应用程序的基础
在其核心部分,微应用程序是一种由松散耦合、高度内聚的模块组成的网络,高层的特性模块依赖于低层的特性模块。这些模块通过一个薄薄的协调层连接起来,即面向用户的应用程序,并由高级工具的骨干支持。每一个特性模块都可以有一个或多个专门的微应用程序,团队可以在开发和测试更改时得到快速反馈。
面向用户的应用
面向用户的应用程序的代码库包含了孤立的模块,并作为协调器,将它们整合为统一的用户体验。其实现应尽可能少,因为所有的特性和业务逻辑都存在于专门的模块中。它在启动时实例化特性模块,提供模块所需的服务,将相关信息从一个模块传递给另一个模块,并传播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生命周期事件。
特性模块
每一个特性或特性组属于同一业务垂直领域,在一个专门的模块中存在。举例来说,在电子商务应用程序中,浏览库存可能存在于购物车管理不同的模块中。在模块的代码库中,有该功能所需的所有业务逻辑和自定义用户界面。
模块并不直接实现低级别的特性,比如联网或持久性;相反,它们为所需的低级别的特性定义了抽象,并依赖于插入的应用程序来提供具体的实现。开发者主要通过单元测试和建立专门的微应用程序来迭代特性模块。
用户界面模块
不管微应用是否具有设计系统,所有跨特性的用户界面元素和配置都应该在一个专门库中,可以导入特性模块。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用户界面代码的重复,并帮助为用户提供一致的视觉体验。
基础与实用模块
基础模块和实用模块提供了特性模块和面向用户的应用程序共享的低级特性。
基础模块集中了一些特性的实现,比如与远程API的接口或者从设备存储中加载数据。将所有与低级特性相关的逻辑聚合起来,使其能够在进行更改时更好地进行局部推理。在不同的特性模块使用相同的底层逻辑时,每个模块都可以从其他模块的改进中获益。回到我们的电子商务应用的例子,库存浏览团队的开发者可能希望通过加速网络响应解码来提高销量。由于网络解码是基础模块的一部分,开发者所做的更改会让应用程序中的所有请求变得更快,而不仅仅是浏览特性模块的请求。
【免责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部分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管理员联系,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以保证您的权益!更多内容请加danei0707学习了解。欢迎关注“达内在线”参与分销,赚更多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