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我们在上文中给大家简单介绍了软件测试中性能测试的概念与常见指标等内容,而今天我们就再来了解一下,性能测试方法与类型都有哪些。
性能测试:以系统设计初期规划的性能指标为预期目标,对系统不断施加压力,验证系统在资源可接受范围内,是否能达到性能预期
负载测试:对系统不断增加并发请求以增加系统压力,直到系统的某项或多项性能指标达到安全临界值,如某种资源已经呈饱和状态,这时候继续对系统施加压力,系统的处理能力不但不能提高,反而会下降。
压力测试:超过安全负载的情况下,对系统继续施加压力,知道系统崩溃或不能再处理任何请求,一次获得系统大压力承受能力。
稳定性测试:在特定硬件、软件、网络环境条件下,给系统加载一定业务压力,是系统运行较长一段时间,以此检测系统是否稳定。在生产环境,请求压力是不均匀的,呈波浪特性,因此为了更好的模拟生产环境,稳定性测试也应不均匀的对系统施加压力。
究竟部署多少台服务器(资源)比较合适?是架构师需要考虑的一个决策,找到性能、价格的平衡点。架构师要清醒的知道,决策的依据到底是什么,可能的代价是什么,是否能够承担这个责任……
空闲区间:系统并发用户数比较少,吞吐量也低,系统处于空闲状态
线性增长区间:系统整体负载不大,随着并发用户数增长,吞吐量也会随之线性增长
拐点:系统并发用户数进一步增长,系统处理能力趋于饱和,每个用户的响应时间逐渐变长;系统整体吞吐量不会随着并发用户数增长而继续线性增长。
过饱和区间:系统并发用户数继续增长,系统处理能力达到过饱和状态;如果继续增加并发用户数,终所有用户的响应时间会变得无限长;系统整体吞吐量会降为零,系统处于被压垮的状态。
【免责声明】:本内容转载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意见,本平台对文中陈述、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与完整性提供形式地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更多内容请在707945861群中学习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