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咨询: 400-996-5531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程序员都开始接触和学习敏捷开发测试的相关技术,而金我们就通过案例分析来了解一下,实现敏捷开发测试需要关注哪些问题。
重要举措
选择标杆:选择2-3个有代表性的产品。借鉴IT双模的概念,敏态选择面客类的产品,例如零售手机银行,稳态选择账务类的产品,例如基础运营产品;
组织调整:标杆团队研发与测试团队的融合并集中办公。推广期可根据产品研发与测试团队全面融合,在融合后可保留一支独立的集成测试团队,在产品端到端归回测试阶段与敏捷团队中的测试人员组成虚拟测试团队,进行归回测试;
管理运作:敏态重在迭代交付,引入Userstory,Scrum,Kanban等实践加强团队的协作。稳态重在持续改进,引入TOC,VSM等实践,利用数据持续改进;
技术实践:通过质量内建,提升整体质量。引入持续集成,建立代码库规范及分支策略,编写单元、集成及UI的自动化测试,利用技术实践实现质量内建;
工具平台:支撑管理运作及技术实践的工具平台建设(也可定位成DevOps平台)。包含需求管理,进度管理,可视化管理,持续集成流水线,分支管理,自动化测试,以及能效相关数据Dashborad平台(各环节Leadtime,提测通过率,Bug数据等)等;
双模推广:根据标杆实践集定制成熟度模型,根据团队特点匹配成熟的实践权重,通过成熟度模型的评分,牵引整体交付团队的转型;
人员培养:每个标杆团队至少有2名全职的内部教练(管理教练+技术教练,非团队中角色兼职),这些内部教练将作为组织的一批敏捷教练种子。在推广期,每个团队需有1-2名的敏捷先锋,可以是团队的SM与研发TL兼职,负责团队敏捷实践的落地;
文化打造:基于开放的读书会,打造团队的学习型文化。同时建立试点团队的Showroom,营造转型的标杆效应。
过程挑战
大量的科技外包人员。需让外包人员深度参与到转型中,理解敏捷的理念,提升自身的能力。但考虑到人员的稳定性,内部教练及PO,SM等关键角色,需要行内人员担任;
现有工具平台的灵活性。技术实践是产品质量的保证,是转型的基石,技术实践强依赖于工具平台的建设,银行原有的项目管理、代码管理等平台往往都需要大量改造甚至重新选型,我们需要在保证监管等要求的前提下,快速制定平台建设的解决方案,并开始改造试点,以便部分工具在规模化敏捷中的使用。
稳态团队的切入。敏、稳团队的质量同等重要,从技术实践切入,如使用的是老旧语言,建议考虑大规模的遗留系统重构,在重构的过程中,“原生”的利用技术实践进行质量内建,稳固质量同时具备灵活性。
【免责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部分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管理员联系,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以保证您的权益!更多内容请在707945861群中学习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