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在职场中,工作汇报是非常频繁的一件事情,而如何才能在短时间内将我们需要传达的信息说清楚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提高工作汇报效率的方法有哪些。
1.明确说话或演讲的目的
这是基本的常识之一。说话目的可以包括介绍,通告,分享,引发讨论,期待结论,给出方案等等。
只有明确了目的,才清楚如何收集素材和资料。基于不同的目的,准备的材料肯定就不一样。
2.明确受众
网上有这样一个例子说明明确受众有多么重要。
高级行政人员尼尔·拜伦(NeilBaron)说:
我听过一场有3000听众的演讲。
发言者是闻名世界的经济学家,他的演说让时间停滞不前,他使用一种属于半导体行业的神秘语言,而听众没有人来自这个行业,因此都对他的发言漠不关心。
过了一小时,人们拿出了杂志。因为屋内光线很暗,他们使用打火机和手电筒来阅读,看上去像是为了纪念那个人的演讲而进行的烛光祈祷。
道理很简单,你不知道在和谁对话,不知道对方对哪部分感兴趣,对方喜欢的沟通方式是什么,就不知道同样的内容,材料和例子该如何提前准备。
是准备高深的内容,还是宽泛粗浅的?是准备具体的例子,还是高度概括的?
准备不当,就会发生竹篮打水,无功而返,南辕北辙,事与愿违的尴尬境地。
3.按照逻辑顺序,并明晰要点1,2,3
如果说话或演讲不按照基本的逻辑顺序组织,仅仅是一堆互不相干、相互脱节的散乱的信息内容,前后不照应,尾不连贯,就不可能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听众接收到的也是杂乱无章,零散信息,听完也记不住,完全达不到演讲者的讲话目的。
因此就必须根据表情达意的内存逻辑要求,考虑材料的安排、格局的设置,以及语言的衔接等等。
要习惯使用1,2,3点将所阐述观点或内容进行提炼或小结,这样听众才能够迅速get到你要讲的重点,结束后仍能清晰回忆起主要内容和重点事项。
4.时间控制
浪费自己的时间是自杀,浪费别人的时间是谋杀。
逻辑思维的罗振宇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说,互联网看上去没有边界,但是人的注意力是有边界的,每天只有24小时。当机会越来越多,信息越来越多,当沟通越来越便利,而人类能够分配的注意力,变成无比稀缺的资源。
当一个演讲者出现在听众面前,先要想到的是:
如何让听众分配给你的这点碎片化时间超值?不然,你在听众心中就是没有价值的,他会无情的删除你。
在有限的时间内,你的演讲内容要做减法,理出清晰的逻辑,表达属于你的深度的思考或者建议,才能有效打动听众。
5.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是很多伟大和知名的演讲家都采用的方法,也就是在正式演讲前要多次演练。
这种练习不仅可以帮助演讲者控制好时间,同时可以不断熟悉演讲框架,内容,掌握演讲语言和表达方式,从而逐渐形成自己独具个人魅力的演讲风格。
Ted演讲的十大黄金法则中有两条明确指出时间控制和刻意练习的重要性:
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说完
我们希望你提前跟朋友一起做彩排(rehearsal)
乔布斯在《苹果往事》这本书当中提到:
在每一次产品发布会前,都会提前两周把会场租下来,然后一直深入到演讲会的每一个细节里,详细勘察每一个方面,认真的排练。
如果稍微有点出入,工作人员就会被他臭骂。在开始前一天,还要进行三次的带妆彩排。
全世界会演讲的人都这么做,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和借口不去做这方面的投入和努力呢?
06.对无效努力说“NO”
在快节奏生活,注意力稀缺的今天,每个人都要在不同的场合进行工作汇报,公司/产品介绍,项目展示或公开演讲。
没有人有义务通过你糟糕的演(汇)讲(报),而去同情你背后的辛苦付出。
你所谓的辛苦,也许只是无效的努力,低效的投入和错误的方法,对此我们坚决说“NO”。
机会有时只有一次,而且稍纵即逝,它只给那些不仅能抓住机会,还能清晰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能细心体会听众的感受,能认真聆听对方的话语的人。
作者:木沐
节选:公众号:职场木沐说
【免责声明】:本内容转载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意见,本平台对文中陈述、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与完整性提供形式地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