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我们都知道,做活动可以说是提高用户活跃的不二法门了。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过年期间的集福活动呢?或者说小时候的一些水浒传的集卡活动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如何通过互联网网络营销来进行集卡活动的运营以及后续的数据分析方法等。下面,我们就开始今天的主要内容吧。
活动背景及目标
时逢中秋节,想起最近的用户增长缓慢,加之最近很久没有策划过活动,于是就想做一场活动,来刺激刺激用户,提升用户粘性,提升用户增量,提升业务单量。
因此我们定了一个很奇怪的目标:APP打开率提升15%,订单单量提升5%。
活动主题及形式
这时结合中秋节的主题,然后我们在创意阶段沟通确认了形式:集卡。结合中秋节,我们反复优化了我们的主题:“中秋U礼,一点到手——集UU跑腿装备,赢中秋815现金大礼”,采用了这个噱头。
活动通过用户版APP弹窗作为入口,以红包雨集装备卡赢奖品的游戏形式让大家参与,集齐不同种卡,赢取不同奖励;
而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因为时间方面原因,将集卡的核心环节——交换,阉割掉了,这是在之后复盘过程我们觉得非常可惜的一个部分。
因此这次集卡,和正常版集卡,最大的两点不同,很可惜:
不管集齐了几张卡,都会获得对应奖励;
集卡核心环节——卡片交换环节被割了。
协调组织资源
当活动确认开始怼的时候,这个时候就需要协调相关资源,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财务资源:这个活动总预算,能够发出去多少价值的奖品出去。
人力资源:协调相关的PM、UE、UI、RD、QA时间排期,进行活动的研发准备工作。
宣传资源:活动所使用的宣传渠道,官微、APP弹窗的排期。
这次活动因为时间仓促,基本是产品方案、设计稿、研发同步进行,完成一个页面做一个页面,过程找哪个再反复调整,这个略坑。
概率算法
因为本次活动总共五个奖项,分别对应集齐1-5张卡,而根据财务预算,每个奖项的数量又分别不同。卡片本身就是有概率得到,即要求活动的可玩儿性,又需要保证每个奖品发放出去的数量不能超过预算。于是基于此,做了一个保守的算法,在此分享给大家,如果大家有更好的方式,可以一起进行下探讨。
在概率测算上,我们采用了控制通过控制卡片数量,来控制各个奖项的中奖概率方式。为了保证不至于一个人集中拿同类型卡片的情况,我们采用了先计算头尾奖项的方式,再计算中奖的方式来测算卡片投放占比。
卡片抽中概率,则根据卡片数量/参与人次测算了大概的抽中概率。
而投放节奏上,因为活动时间总计是10天,而我们保证参与性,担心因为预估参与人次误差,以及担心前几天会把大奖拿走,于是做了投放节奏的限制。每天投放:卡片总数/活动天数=1500张卡片,3张大奖卡则放在了活动的最后3天依次投放。这样的好处是,在活动的运营过程中,可以根据当天消耗数量,及时调整概率和投放数量。
风险评估
做活动的最怕的就是羊毛党,针对羊毛党,一直以来都是防不胜防,而本次活动担心羊毛党拔毛,对于风险防范在后期操作中也做了一些措施。
活动过程中的调整
数据效果跟踪
这次活动,提前完全忘记了提前做埋点的事情,导致了运营过程中会拉取数据做监控时,很多数据都取不到,还好我们的研发GG通过用户信息去重操作拉到了我们需要的数据,赞个!
因此给大家做活动时一定要记得事情,活动方案时,一定要记得提前提取做活动需要的数据,在活动前就准备以后会用到什么数据!
卡片数量调整
活动第一天放出去的时候,果然发生了我们预估以外的事情,卡片竟然没有抽完!还好提前做好了应急预案,紧急的把卡片抽中概率做了调整。这样以后活动中,基本每天卡片在当天晚上8点左右不到就抽完了当天的量。
活动后的复盘
从活动的数据结果来看
活动的效果是达到了目标,但是有一些很有意思的数据,让我们有了一些很有意思的反思,这里简单分享两个。
从活动过程来看
活动时间紧张,开发过程中变更,导致我们活动很多很好得想法无法实现,基于此,我们针对活动专门定了一套SOP规范流程,这样就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时间紧迫造成的手忙脚乱了!
最后留两个话题:
关于集卡类的活动,集卡抽中的算法你有什么好的方式吗?
关于活动中为了防止的羊毛党扒羊毛,你一般会采用了哪些防范措施?
作者:驰子
【免责声明】:本内容转载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最新信息。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意见,本平台对文中陈述、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与完整性提供形式地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