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个人ip加入到了互联网之中,而这带来的粉丝经济效益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都是有很大的帮助的,而这也反过来促进了个人网红的发展。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对于网红这个概念来说都经历了哪些的发展历程以及他产生的原因都有哪些,下面我们就开始今天的主要内容吧。
如果从时代来划分,可以把网红的进化史划分成五个阶段:
1.0网络作家时代
这个时代还是博客时代,那时候还没有腾讯这样的社交平台、还没有阿里巴巴这样的电商变现平台,当时最流行的就是写文章,每个人都开始将自己的日记和心情写在网上。进而引爆一批网络文化家成为当时的“网红”,比如1998台湾作家痞子蔡(蔡智恒)《第一次亲密接触》在BBS火爆一时,之后宁财神、李寻欢、安妮宝贝、今何在、慕容雪村都开启网络作家时代。
2.0图片时代
对着互联网带宽增加,以及网速的提升。互联网从文字时代进入了图片时代,社交媒体也逐渐产生,传播渠道变得越来越多,这也为走红的方式变得更加多样。一张奶茶妹妹的清纯照片走红于网络,从此开启奶茶妹妹的辉煌人生时代,直到现在成为东嫂,并依然发挥着自己的网红影响力。一张由网络拍客上传到水木清华、北大未名和MOP网站的照片,将芙蓉姐姐送上网络神坛,从此开启芙蓉姐姐的网红之路。如果说奶茶妹妹更多是意外走红,那芙蓉姐姐就是在网络推手的帮助下走红。
3.0微博大V时代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微博的兴起,人们的碎片化时间变的越来越多。信息从单个焦点变成了信息流,微博也开启了信息流时代,并打造大V战略活跃早起产品形态。最早一批入驻微博的微博女王姚晨、免费午餐邓飞、李开复、潘石屹等都变成了一个个名人大V。基于大V的粉丝时代从而诞生,微博变成媒体平台,也变成了事件营销平台,凡是要火的人或事都要从微博这个口切入,然后再散播到整个互联网。而微博大V的话语权就变得特别重要,大V即是身份标识,也是内容。
4.0淘宝电商、孵化变现时代
随着淘宝和微博的打通,基于信息、社交和电商的商业闭环已经形成,大量微博网红开始围绕微博实现商业化。过去买东西要找个好地方,去淘宝、去京东、去垂直平台等。通过搜索-筛选-判断-下单完成购买行为。因为网红的存在,现在人变成了入口,推荐变成了主流渠道。不仅微博,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等都开始孵化自媒体平台,讲内容生产和商品渠道打通,让更多人有成为网红和变现的渠道。比如诞生的同道大叔“星座漫画”,咪蒙“鸡汤教主”,ayawawa“情感教主”等,这个时代可以说是网红变开启变现时代的起点。
5.0视频直播时代
随着4G时代的到来,手机,云计算存储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视频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开始进入进入视频时代。信息由图片进入到视频的传播形式,有数据统计过,当今社会视频流量占据互联网流量80%,随着高清码率和视频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个比例还在上升。视频直播时代的内容从生产到传播虽然成本更高了,但是更直观更形象,传播的效果也变得越来越好。网红在这个时代开始变成了视频内容时代,papi酱视频网红第一枪。各路自媒体开始转型直播和短视频,UGC、PGC制作团队层出不穷,制作优质内容才会有生命力。陈翔六点半、快手、小咖秀、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的迅速崛起,映客、花椒、斗鱼等直播平台的短期聚集流量优势都证实了视频直播是重新定义流量的新时代。曾经遭遇瓶颈的陌陌依靠直播和短视频连续两年财报表现抢眼。
可以说,网红发展史经历了“为网友制作内容”到“自己就是内容”,从完全依附平台,到与平台共生,到自我完成商业闭环的过程。因为后面要说网红的商业化之路,就在发展史这里介绍下商业发展史。
在商业发展史上,可以把商业划分成3个时代:
(1)商业1.0–线下开店,店铺是最佳方式。
在十几年前,在繁华的商业街占据个有利地位,租到个好的位置,卖啥啥赚,店铺位置决定商业生死。特别是零售业,企业计算成本时,基本只看店铺租金。估算收益时,也都是将店铺位置放在第一位。当时最佳的渠道就是店铺位置。这是“店铺为王”的时代。
(2)商业2.0–淘宝店,获取流量,网店是主要的。
当淘宝出现后,彻底改写了商业局面,讲1.0的商业模式升级到2.0。店铺的成本为0,只关注流量和渠道,流量在哪,商品在哪,入口在哪。一大半的成本都是线上广告,线上渠道,直通车等,渠道是商业的根本,得渠道者得天下。这是“渠道为王”的时代。
(3)商业3.0–社交电商,获取流量主要靠社交媒体平台分享,网红的内容是主要的。
当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的崛起后,流量被重新定义了,渠道也被重新定义了。过去是以淘宝为首的“中心化”渠道和流量平台,现在变成了基于社交平台分享传播的“去中心”模式。“内容”和“人”是决定渠道的入口,是决定流量的入口。商业的价值是在人们“刷”的行为下产生的。基于网红和内容的社交电商时代已经来临,这是“内容为王”的网红时代。
可见,过去商业追求的是“品牌+渠道”,现在商业追求的是“网红+社群”,每一个基于网红的社群都是移动的商业平台,形成千千万万的网红社群。网红就是内容,网红就是流量入口,其重新定义了商业模式。
网红出现的原因
继续回到我们的话题上来,说道这里可能要问,为何网红会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迅速发展起来呢?主要有两个大的背景促使其生长发育。
传统商业模式遭遇瓶颈
首先,如前面说到的,在人口红利基本消失的背景下,自建平台和第三方平台面临着流量成本急剧增加的问题,电商在最初的成本是几毛钱一个人,现在都到150元/人,要是金融类产品流量成本更高出几十倍。整个淘宝系生态都开始走线下模式,马云提出的“新零售”其实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想切入到线下,使得线下线上打通,减少线上流量成本获取的问题。
其次,流量引进来转化率又不一定高,因为转化率的高低又取决于流量是否精准和是否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中国人被“惯坏了”这已是事实,在经过几十年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模式后,特别是线上的电商玩法,让很多用户产生了惯性思维“打折”“优惠卷”“满减”“红包”等很多激励行为已经成为常态,优惠成为第一位,用户需求成为第二位,使得流量变得越来越不精准。
尤其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用户这种被“惯坏”的思维给商家和平台带来极大困扰,急需寻找一种新的模式突破这种瓶颈。“中心化”已经逐渐被抛弃,淘宝去年进行战略内容调整,基于内容和网红生态打造“新淘宝”,淘宝头条、微淘动态、淘宝二楼、淘宝直播等多模块集中发力,天猫商城完全改版变成信息流模式。可见流量精准化和内容化已经成为传统商业模式突破瓶颈的救命稻草。
新生代人群自我意识的觉醒
90后,正好是“千禧一代”。这类人群的特征是:
物质丰富一代,我思故我在
网游一带,即时反馈,我要就立刻要
国际化一带,与国际化接轨。
90后粉丝会主动筛选与自己价值观相符的信息,他们愿意把自己心目中的网红推向神坛。千禧一代能熟练掌握互联网规则,拥有成千上百好友,但背负沉重的经济复旦,买不起房,过不上主流生活等现实问题。注意力集中在虚拟世界里。
但是这类人群更能够接受新的社交模式和消费模式,更能够突破中心化壁垒,去制造无数个新的“中心”,每一个人都可以是一个中心。爱探索,有创新想法,能创造出无数个丰富有趣的内容。寻找相似人群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个独立的分散的中心,每个中心都能创造出无限的商业价值。“二次元群体”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所以,能否获得这类人群的认可是这个消费市场成败的关键。而与这类人群在一起沟通要抓住三个奇招:
态度:以奇合,以正胜,不说废话,展示高价值。没人愿意和没意思的人在一起玩。
温度:真诚并且有趣。玩手段,呆板顽固思维的人是不可能赢得90后认同的。
角度:差异化人格,考虑用户感受。你越有特点,就越容易吸引相似的人靠近你,进而形成你们的小中心。
这些特点正好为网红群体的诞生提供了必要社会环境,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发扬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吸引相似的人聚集一起。以你为网红中心,打造新的圈层。
总之,网红已经是多个连接点的个体,他链接人与人,网红越大连接点越大。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连接、技术、设备、商业、需求、情感、创新都指向人。内容本身可能会被遗忘,但作为连接点的人很难被遗忘。
作者:水度力子
【免责声明】:本内容转载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最新信息。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意见,本平台对文中陈述、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与完整性提供形式地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