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我们都知道,用户的需求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在不同的环境下都会发生变化,于是许多的企业为了满足自己的用户需求,会在产品开发维护的过程中不断的添加新的功能来适应用户的需求变化。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除了造成用户流失以外,还会让自己的产品更加的臃肿,于是关于做产品减法的说法被设计师提了出来。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设计师是如何来给自己的产品做减法的,下面我们就开始今天的主要内容吧。
工具型产品的减法规则
工具性产品,毫无以为是减法部队的主力军,因为工具型产品往往直达用户痛点,找准用户强需求自然能带来大量流量。看看ofo和摩拜,产品功能简单直接,用户打开APP,扫码,解锁,退出,一气呵成,没有太多冗余的功能让用户选择,想想如果打开ofoAPP,又要选择城市,又要加上社交,还要加入短视频,是不是让人很崩溃。
其他类型产品的减法规则
但即使不是工具型产品,我们也发现,越来越多的其他类型产品开始减少功能项或者抑制功能项添加的速度。
支付宝在10.1版本的更新中已经彻底不见了9.9版本支付宝生活圈功能,一方面由于支付宝在一段时间的口碑沉淀后,发现生活圈的社交基因不对,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支付宝加上社交功能显得过于笨重,在支付主线收到微信支付挑战的同时,尚未巩固江湖地位的时候便让产品臃肿不是个明智的决定。电商平台中网易严选也是把减法做到了极致。
在网易严选3.3.6版本中,明显看到网易严选不同于其他电商平台将社交作为关键点,而是把商品和购物的核心做到极致,至少在目前仍然主抓主业的方向,也难怪网易严选在最近一段时间风头正盛,让超级返活动中“毛毛虫”童鞋这种成功故事一再上演:单品单日人均销售7.5双,更有用户在3天内销售出236双。
实际遇到的问题是,产品可以做减法,但是怎么做减法合适,怎么把握度往往是最难的。我们不妨用做产品体验报告的方式分析一个产品怎么做减法。
以微信读书为例
尽管微信读书已经足够简洁,还没有到必须做减法的地步,但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案例窥探做减法方法一二。
分析产品功能
根据前端展示,我们可以将产品分为几个模块,再取出模块中的功能点,这种操作就是对产品抽丝剥茧,也是我们在了解一个产品最简单的前奏,一般我们所说的减法往往也是以功能点为基本单位的。
产品功能类型繁多,有些是产品的核心功能,例如微信读书的书架功能,是产品定位决定的核心,往往能解决用户最直接的痛点,也是产品的直接价值所在;
有些是产品的辅助功能,并不直接解决用户痛点,但是往往辅助核心功能,提升用户体验,例如添加想法功能;
还有一些属于硬功能,是产品为了做好管理必须有的功能,例如注册登录以及版本管理等等;
剩下的就是一些作用不是太大的可做减法的功能。
给产品功能排个优先级
作为产品,我们在处理工作中事务的时候会排优先级。类似的,我们可以给功能排个优先级,方法同样按照重要性-必要性分布规则。
从左向右表征重要性由弱至强,从下往上表征必要性从弱到强,虽然表征重要性和必要性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但以上基本原则是不变的。
在可接受范围内忍痛割爱
上述中已经基本列出了产品功能的优先级,优先级最高为右上角,也就是所谓的核心功能,优先级最低的是左下角,也就是可做减法的功能,越靠近原点,优先级越低。给产品做减法必定会产生系统架构和产品结构的改变,所以不要把减法想的过于简单,需要在综合考虑产品的完整性的同时,兼顾代码的可扩展性。
正所谓产品就像是产品经理的孩子,给产品做减法就好像给孩子割阑尾,虽然平时不痛不痒,但一旦出问题,却往往难以控制。所以一旦确立了减法规则,就要狠下心来忍痛割爱。这样的产品才会在竞争激烈的互联网时代活得更久。
好了,关于产品设计师如何做产品减法的问题我们今天就给大家分析到这里了,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与我们的作者联系,了解更多内容。
Joe_吉
【免责声明】:本内容转载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最新信息。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意见,本平台对文中陈述、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与完整性提供形式地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