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我们在使用手机app的时候,一般分为好多种类、有涉及到衣食住行的、有用来解决工作麻烦的、有用来做社交的,那么不同的app因为使用范围的不同,寿命情况也就不一样了,有可能因为某个原因就被其他产品所替代。
工具型产品的焦虑和突围,但选择却是那么很少。一、持续变现,二、转型。
一、流量变现
免费,是中国的互联网法则之一。360通过免费杀毒在PC时代拼出的一条血路,几乎可以成为中国互联网免费法则的典范。在产品进入市场初期,通过免费服务获取大量用户,之后,通过流量入口变现。似乎拥有用户,实现用户价值,商业盈利是迟早的事。然而,事实并非如此,360的成功难以复制。
在PC时代,浏览器的流量入口优势极其明显。360通过免费杀毒,推广其浏览器,进而占据流量入口。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入口不再是集中的,它是分发式的:各类app,社交应用,浏览器……都可以成为入口,流量变现没有之前那么立竿见影。
用户的流量常见的分发渠道有:广告、游戏、电商、品牌等,进而变现。
广告:工具产品的广告导流能力是比较弱的,因为用户的粘性低,使用时长短,大多数时候只能放在启动页。
游戏:分流到游戏又是一种常见表现方法,游戏的用户使用时长很长,沉浸力和付费能力更强。就如qq的qq游戏,美图也推出女性休闲游戏"美美小店"。
电商:电商导流,这种情况下产品的用户相对比较精准,同时有跟产品功能相关的需求。比如,运动类产品,在提供运动数据记录、训练教程、基础知识普及的同时,可以提供相关的运动设备电商服务。
品牌:品牌效应,这个流量并不是实体可见的流量,而是一个产品的品牌效应所带来的。常见的模式为软件免费,硬件收费。像美图,主美图手机是其主要业务,通过软件免费积累大量的用户,转移成手机使用用户。小米也是如此,这时候靠的是绝对忠诚用户。
二、增值服务
将用户进行细分,分为基础用户和高级用户,通过付费会员等级制度为高级用户提供更高级的服务。这种变现的方式,也是最常见的一种。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工具产品都适用,通常这类的工具产品具有一定技术壁垒或运营成本。并且,增值服务要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就要规划好,否则剥夺用户原享有的服务变为付费服务,会引起用户的反感。常见的是云笔记和云存储类产品: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都有会员制度。还有百度云,这里要吐槽一下,百度云最开始的时候免费用户下载并没有限速,而后来增设会员制度,免费用户下载限速。这就是,所谓的,最好不要先给用户过高的满足,然后剥夺掉它。
三、工具到内容的转型
这个转型是很艰难的,也很需要勇气。通过增加“内容”以延长用户的使用时长,从而增加用户的粘性。这正是猎豹移动在做的事,它们在工具的方向上遇到天花板后,痛定思痛转型。美图的产品,一个又接着一个,不乏爆款产品,累计活跃用户达到4点多亿,但仍然逃不出工具宿命之殇。同样,UC也在涉足内容馆。当然,还有支付宝不死的社交之心。
太原达内为了给大学生提供一份适合的岗位,特从合作企业中选取了上百个就业岗位,全部源自于企业的真实需求,只要求职者符合企业的面试要求和岗位条件,免费为求职者提供三次面试机会,详情请加QQ:3373924515咨询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