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工程师和编程的人最怕的是什么,最怕的就是在领导没日没夜的督促下,做出一款新的app之后因为没有市场或者市场很小,然后就夭折了,接着再做下一个app。这是多么痛的领悟啊。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就是因为市场调研不够彻底,有可能发现的是伪需求,或者说,确实是需求,但是市场饱和了也是问题。
一个项目失败的根本原因,往往是根本就“没有需求”。很多时候,需求和玩法都是管理层臆想出来的,没有数据支持,逻辑也不是说的特别清楚就上了,在一个错误的方向上,怎么努力都是失败的,而且投入越多的资源反而会越陷越深。看过、经历过的失败项目大多如此。
Same—发现、认识有趣的人;
种子习惯—最专业的习惯养成应用;
礼物说—礼物和完美好货指南;
麦肯锡的电梯法则适用于产品的需求描述,几句简短的话告诉你的用户,你满足了他们什么需求,他们为什么要用你的产品。含糊不清或是长篇大论的描述往往说明两个问题:
臆想出的场景,提出自圆其说式的产品方案。例各类迷失在上门服务的O2O产品,以为的市场,以为的需求,换来的是停止补贴后瀑布一般下滑的订单量。
发现全流程的需求,提出‘一条龙’式的产品方案。见过不少加油类的车后市场APP,从加油、洗车、办卡、保险、查违章,功能相当丰富,最终的结果是所有功能‘无一精通’,用户体验极差。
产品是否沦落成“伪需求”?
也许对于第一问,大部分并不难归纳,然而对于“伪需求”,产品经理往往很难承认,非要到最后产品失败的节点,才不得不去面对‘伪需求’的存在。
而面对该问题,从来没有万无一失的判断方法,提供几条条经验原则以供参考。
永远不要照着用户的需要来设计产品!用户有最终的选择能力,但没有设计能力。所以他们只能提出更快的马和更有力的钻子,而不是一辆汽车和一个更深的孔。
在目标群里的论坛里待1个月,每天坚持2个小时,看看他们在聊什么,对什么感兴趣。特别对于新产品,需求方向的sense比任何技巧都关键。
忽略因为不安全感所带来的产品设计,设计MVP版本时,产品经理需十分注意“可能”“有部分用户”“万一”这类场景引发的设计需求,此部分设计极往往增长用户使用路径,带来体验上的不便,对于大部分用户而言,它们往往是“伪需求”。作为产品经理,反而是好心做了坏事。
任何直接跨过冷启动阶段,臆想有一定用户基础之后的玩法。不得不承认,在有一定量用户基础之后,很多玩法都会变得有趣。不少土豪朋友曾和我提及,他们所“设计”的产品,吸取了滴滴的模式之后,将会震惊整个互联网,往往这类‘idea’经受不起冷启动这道坎,而他们口中的滴滴最难的其实就是运营人员拿着几百块,从东直门到三里屯的打车宣传的阶段。
目标用户是谁?市场有多大?
这两问不建议分开思考,回答将直接决定产品的价值以及产品策略。
而模棱两可是产品经理在第一问上经常犯的错误,“高频用户”、“深度用户”、“爱好者”等等的词汇是对外的解释,而产品经理需清晰地界定用户群体。
举例一款红酒应用:
入门用户:月均1~2次独饮
酒商类用户:周均2~3次伴饮
发烧友用户:周均大于1次独饮
清晰的界定用户范围,能帮助产品经理更快挖掘不同类型用户的痛点需求。如发烧友用户痛在记酒不便,而入门用户在识酒无门。
而市场体量和目标用户紧密结合,“中国有2亿葡萄酒消费用户,其中500万持续消费者,300万葡萄酒爱好者,33万发烧友”,如果脱离目标用户来看,市场体量似乎巨大,但对于定位在发烧友的应用而言,市场体量不过33万人。针对这33万人的市场,出“垂直工具牌”或许会更优于出“垂直社交牌”。
达内时代科技集团致力于培养面向电信和金融领域Java、C++、C#/.Net、3G/Android、3G/IOS、PHP、嵌入式、软件测试、UID、网络营销、网络工程、会计、UED、web、Unity3D、大数据、童程童美等17大方向中高端软件人才课程与少儿教育课程。选择太原达内培训,不再孤军奋战,轻轻松松做IT高薪白领。太原达内培训带领有明确目标的学子迈向成功之路!想找工作的求职者可以加QQ:3373924515(太原达内就业服务部)咨询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