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形成组织可以利用社会分工来产生巨大的分工红利,但是也可能会因为组织的不合理导致败坏,于是组织引入架构来进行平衡,这就带来了我们最开始讨论的架构之争。IT是为组织服务的,IT架构也是为组织架构服务的,什么样的组织架构就决定的什么样的IT架构。我们的IT架构总是在一遍遍的轮回,从分散到集中,再从集中到分散,每次变革都有非常堂皇的理由,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抓就死一放就乱。所以,我们现在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架构之争。
注册制与去中心架构
无(去)中心架构出现在组织创建之初,组织的业务目标不明确,方法论不确定,甚至连对错都在争论之中。这个时候,组织需要通过试错的方法来确定目标和方法论,这样组织应该最大限度地释放自由,让每个人都有可能去创新,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共识问题。
这个时候,组织是一个非常松散的管理中心,除了杀人放火这样破坏性的行为被禁止之外,几乎所有行为都不会被禁止,这就是注册制。每个个体向组织提交业务行为必须的材料,组织只进行材料是否虚假、误导或有遗漏等形式上的审核,但是对材料实质的内容不做任何限制,哪怕这些东西看起来毫无商业价值。
核准制和中心架构
但是一个组织不可能永远没有方向和成熟的方法论,随着组织对业务不断的理解,弱中心就会向强中心发展转化。个体的自由度不断地被削弱,组织对个体的干涉逐步从形式上的审核,过渡到对实质内容的干涉,这就是核准制,核准制带来了强制管理的需求,同时也带来了效率的几何级数提升,比如我们看到的工业流水线大工业生产替代传统手工工业作坊。
混合制和多中心架构
绝对的注册制事实上放弃了合作红利,而绝对的核准制可能会导致败坏,其实现实社会都是混合的,完全极端的架构都是不存在的。
组织内往往希望通过加强管理的方法,让相对成熟的业务更成熟,从而获得最大限度地合作红利,这里管理是强制性的核准制;而对希望拓展的不成熟的业务,就会放开管理的束缚,给予业务拓展者最大限度地自由,甚至连目标和方向都不限制,这就是宽松的注册制。
那么一个企业就是这样一个混合体,无论企业的规模和成长阶段。组织会根据业务的成熟度和分工职能划分内部机构,形成不同松紧度的架构中心节点,这种对组织架构的调整就导致了组织治理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