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众所周知,黑莓当年的成功主要依靠的就是软硬结合的能力,尤其对于政府和企业用户,其业内知名的安全性及适用于企业应用的特性均与这种能力密切相关,也正是借此,黑莓击败了同样定位在企业市场的微软(从Windows Mobile更名为Windows Phone)和Palm以及诺基亚。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击败,是指黑莓手机在企业市场中而不是整个智能手机市场。但随着黑莓放弃自家系统,上述因软硬结合产生的在企业市场的优势势必会大打折扣。
不知业内是否记得,之前,为了弥补自己应用上的软肋,黑莓在BB10系统中采用了兼容Android应用的尝试(支持亚马逊应用商店的Android应用),但从黑莓支持亚马逊的Android应用的反馈看,黑莓手机一直引以为傲的安全性有所降低。
业内知道,黑莓系统基于 C++,虽然理论上也存在漏洞和破解可能。但早期黑莓应用运行在 java 沙箱里,对系统无法造成危害,但是现在新的 Native Development Kit 允许开发者创建运行于虚拟机之外的应用(为了BB 10 可以兼容 Android 平台的应用),带来丰富的应用程序之余自然也带来风险,这也是为何业内认为 BB10 是有史以来最不安全的黑莓系统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这个意义上看,黑莓放弃自家系统,除了已经决定彻底转向Android外,恐怕自身系统的创新能力上也走到了尽头。
转向Android系统的悖论
提及转向Android,其实早在去年年中,黑莓就已经宣布要推出Android手机,并在去年年底发布了首款Android智能手机Priv,但效果相当不理想。据此前销售该手机的电信运营商AT&T称,购买黑莓Android手机的用户绝大多数是黑莓的粉丝,然而这些用户过去习惯了黑莓操作系统,而当他们拿到一部Android手机时,使用上却极不习惯,并最终导致了较高的退货率。
另据尼尔森去年年底发布的针对超过3000名美国运营商用户的调查和统计,有0.7%的受调查者使用搭载黑莓操作系统的手机,尽管这项调查基数还不是很大,但也能够看出黑莓手机,确切地说是采用黑莓自家系统的手机仍具有一定的市场,尽管0.7%的占比看上去非常可怜。这些似乎又为今日黑莓放弃自家系统产生的负面影响添加了佐证。
实际上在这里,黑莓放弃自家系统与其采用Android系统的市场策略本身就存在着悖论。就像前述AT&T所言,黑莓手机目前的销售只要靠的就是之前黑莓的粉丝(包括钟情于黑莓的企业用户),而它们再次选择黑莓的原因看中的就是黑莓的系统和应用,至于采用Android系统,先不说这有悖于用户选择黑莓的初衷,由于Android手机品牌和种类众多,用户可选择的范围要大得多,又何必要选择黑莓呢?
更让我们不可理解的是,基于Android系统的手机,除了三星、华为等少数厂商在高端具备品牌影响力和溢价能力外,绝大多数的厂商均是以所谓的性价比在该市场中生存和争夺,但黑莓Priv最初的定价竟然在700美元,这个定价甚至高于业内手机价格最高的苹果。到底是黑莓的自负还是其对于Android阵营的竞争方式和特点不了解?